按揭利息H+1.3%,现金回赠高达 1.2%,保证全城最高!
宅谷独家优惠
计划一
低至H+1.3%
按揭现金回赠 0.45%+1300
适用於新居屋
计划二
低至H+1.3%
按揭现金回赠高达 1.2%
适用於一手及二手私楼
计划三
低至H+1.3%
按揭现金回赠高达 1.2%
适用於转按套现
银行特别按揭计划
劏房、无税单的自雇人士、
债务整合、资产审批(适合收入不足人士)、唐楼、村屋等等

WhatsApp 查询回赠

刘小姐
6332 2553
最新优惠
新居屋按揭,准业主预先Whatsapp登记可享有额外宅谷回赠。
即时查询 6332 2553 (刘小姐)
或直接Click以下Whatsapp登记:
新居屋
6332 2553
新居屋及绿置居按揭,利息低至H+1.3%,现金回赠0.45%+1300,新居屋按揭,准业主预先Whatsapp登记可享有额外宅谷回赠,直到4家专门承造居屋银行,不经第三方,欢迎比较实际回赠金额,自2000年开始,经我们转介处理已超过45000宗。
新闻资讯 > 按揭新闻 返回
浏览人次:875
按揭新闻
减辣不减辣两面睇
2022年10月14日 (文汇报)
昨有外电消息指,政府为吸引人才而考虑宽减部分楼市「辣招」。事实上,今年楼市持续下行,中原城市领先指数(CCL)累跌超过一成,地产业界早已呼吁政府「减辣」甚至「撤辣」,「减辣」亦成为社会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关注重点。惟细看数据,香港楼价仍贵绝全球,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年初公布数据,香港连续11年蝉联全球最难负担的房地产市场,楼价中位数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达20.7倍。目前香港楼价仍超过大部分人的负担能力,「减辣」是否合适时机?

谢伟铨:市民负担差距仍大

测量师学会资深会员、立法会议员谢伟铨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,如果「减辣」目标是希望带动楼市成交回升,只是从某个行业的利益出发,相信难以获得大多数市民支持。事实上,过去十多年,银行在按揭方面相当保守稳阵,本港金融体系及置业人士都有能力承受风险。他认为,虽然楼价下行,可能会导致部分在2019年左右楼价高峰期入市的买家成为负资产,但相对接近150万伙的私宅而言,受影响业主只占好少数。而对於自住业主而言,楼价升跌如未至於影响按揭,就单纯是「数字游戏」。

谢伟铨续指,过去多年楼价大幅上升,现时与市民可负担水平差距仍然巨大。虽然楼价大幅滑落会影响银行按揭甚至金融稳定,未必为市民所能接受,但相信目前楼价断崖式下跌机会微,大部分市场人士预测未来2至3年下调约一至两成,相信市场仍有能力承担。整体市民仍然希望「辣招」可以遏抑楼价无理飙升。

楼价下行可能导致发展商获利减少,尤其现时加息环境增加借贷成本,但谢伟铨认为,做生意必定存在风险,发展商要自己衡量,且大部分本港发展商的借贷比例都好低。目前楼价非大幅度下调,整体楼市仍然稳健,暂未见有急切理由「减辣」。

金管局9月季报显示,按揭贷款成为港人最主要家庭负债,香港家庭负债占GDP比率升至94.3%创新高。此外,高楼价亦打击营商环境,企业及商户捱不起贵租倒闭,甚至令香港少子化、产业结构单一化,压抑初创及中小微企的生存空间,令本港经济产业一面倒倾向金融地产。

不过,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何泺生认为,「辣招」对降低楼价毫无帮助,反而催谷楼价飙升,即使1997年楼市高峰期仍有不少200万至300万元的私楼,惟自「辣招」实施后,此类银码单位绝迹。差估署数据显示,2010年11月政府落实楼市「辣招」前,楼价升幅最快是D及E类豪宅,但「辣招」后反而A及B类楼价升幅最快,主要由於「辣招」导致换楼客及二手市场供应大减,交投量大幅下跌,同时上车盘楼价急升,尺价甚至超过豪宅,发展商亦因此愈建愈细,令「纳米楼」涌现。

何泺生批「辣招」反推升楼价

何泺生指,现时楼市已被扭曲,完全不健康,一方面令经济失去活力,二来令楼市换楼链转弱,市民居住环境愈来愈差。政策需科学实证及数据支持,他直言「老早应该『撤辣』,根本连少少帮助都无」。又认为,「撤辣」虽会增加交投,但楼价不会急速飙升,只有豪宅因为换楼需求增加而会推高少少楼价。反而取消「辣招」可增加二手市场供应,加强流动性之余,上车盘楼价亦不会继续大升。不过,他认为政府应保留买家印花税(BSD),针对境外投资者及以公司名义购买住宅的人士,向其划一收取楼价15%税额。

翻查差估署私宅售价指数,由199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,D及E类楼价约12年内升幅分别达92.2%及1.3倍,同期A及B类楼价只有57%及47.2%升幅。然而,自2010年11月「辣招」实施后至今年8月,同样约12年光阴,D及E类升幅只有60%及28.4%,反而A及B类升幅高达1.43倍及1.27倍,显示上车单位楼价急起直追,完全超过豪宅。

邹广荣称「撤辣」防断崖下跌

港大学者房地产学系讲座教授邹广荣亦认为,「辣招」无助解决房屋问题,反而阻碍二手楼成交,变相「益咗」发展商,令发展商在一手楼市场有更加大定价能力。现时楼市进入下行周期,政府是时候废除所有「辣招」,以防止楼价在成交稀少的情况下作断崖式下跌。若楼价短时间之内大跌,相信会令已经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。

显然,一个硬币有两面。「减辣」或「不减辣」考验政府的智慧。

◆香港文汇报记者 曾业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