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揭利息H+1.3%,现金回赠高达 1.25%,保证全城最高!
宅谷独家优惠
计划一
低至H+1.3%
按揭现金回赠 0.85%+1300
适用於新居屋
计划二
低至H+1.3%
按揭现金回赠高达 1.25%
适用於一手及二手私楼
计划三
低至H+1.3%
按揭现金回赠高达 1.2%
适用於转按套现
银行特别按揭计划
劏房、无税单的自雇人士、
债务整合、资产审批(适合收入不足人士)、唐楼、村屋等等

WhatsApp 查询回赠

刘小姐
6332 2553
最新优惠
新居屋按揭,准业主预先Whatsapp登记可享有额外宅谷回赠。
即时查询 6332 2553 (刘小姐)
或直接Click以下Whatsapp登记:
新居屋
6332 2553
新居屋及绿置居按揭,利息低至H+1.3%,现金回赠0.85%+1300,新居屋按揭,准业主预先Whatsapp登记可享有额外宅谷回赠,直到4家专门承造居屋银行,不经第三方,欢迎比较实际回赠金额,自2000年开始,经我们转介处理已超过45000宗。
新闻资讯 > 按揭新闻 返回
浏览人次:3413
按揭新闻
楼市全面「撤辣」银行减息推动交投 上月楼宇买卖升逾三成 首11月住宅成交超去年全年
2024年12月4日 (文汇报)
受惠於施政报告公布放宽按揭成数至七成,又将购买5,000万元或以上住宅物业纳入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」投资类别中,楼市全面「撤辣」加上银行减息,10月本港楼市转旺,买家加快入市,推动交投连升两个月。土地注册处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11月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(包括住宅、车位及工商铺物业)录得7,689宗,总值641.25亿元,按月上升31.3%及53.9%,按年则升1.12倍及1.61倍,齐齐创出今年4月后近7个月新高;首11个月住宅登记宗数及成交金额更高出去年全年13.9%及8.4%。业内人士预测2024年全年整体楼宇成交宗数达67,000宗,按年升15%,为2021年后的3年高位。●香港文汇报记者 梁悦琴

由於土地文件或会於交易日后30天内送交土地注册处注册,11月的注册数字主要反映10月的物业交易数字。若单计住宅部分,11月整体住宅楼宇买卖登记录6,298宗及572.61亿元,按月分别上升34.1%及53.6%,按年则升1.47倍及1.91倍,宗数及金额齐创今年4月后近7个月新高。首11个月住宅登记录48,996宗及4,217.93亿元,已较2023年全年43,002宗及3,892.47亿元高出13.9%及8.4%。

上月一手住宅成交额升84%

发展商趁势积极推售新盘及货尾,令11月一手住宅买卖登记录2,489宗及318.4亿元,按月上升56.1%及84.8%,同创今年4月后近7个月新高。当中,登记宗数最高新盘来自启德「天玺・天」第1期,录593宗及77.90亿元。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杨明仪预计今年一手住宅买卖登记约17,000宗,将为2021年17,469宗后的3年新高。

至於二手私人住宅11月录3,590宗及248.1亿元,按月上升23.3%及21.5%,同为今年4月后的7个月新高。

「供平过租」吸引「租转买」

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,今年楼市已全面「撤辣」,施政报告又公布利好楼市措施,加上踏入减息周期,配合租金上升及楼价高位回落,「供平过租」吸引用家「租转买」;同时租金回报率上升亦吸引长线投资者入市,均推高今年住宅注册量,并带动整体物业注册量创3年新高。随着11月整体物业注册量进一步攀升,带动今年首11个月宗数达至62,469宗,较去年全年58,035宗的历史低位高出7.6%,并创3年新高。

另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,不包括一手公营房屋,今年首11个月一手私楼及二手住宅注册量合共53,190宗,较去年全年的46,918宗高出13.4%。至於非住宅方面,年内工商铺、纯车位及其他非住宅物业注册量合共录7,609宗,比去年全年的9,271宗低约17.9%。

杨明仪指出,11月二手开始陷入拉锯,加上缺乏大型新盘开卖,12月登记数字或会显著回落。惟今年首11个月整体买卖录62,469宗及4,913.51亿元,已较2023年全年的58,035宗及4,779.03亿元分别高出7.6%及2.8%,预计全年共有67,000宗买卖成交,按年升15%,为2021年96,133宗后的3年高位。

12月登记或现明显回落

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也指,多项利好消息带动交投连月爆升,消化大部分购买力,惟随着港股触及高位后辗转回落再次跌穿2万点大关,加上特朗普将重主白宫,市场忧虑其贸易关税政策会拖累减息步伐及中美关系,令市场收起兴奋情绪转为审慎观望。11月中下旬起新盘交投明显转慢,二手成交亦未见积极,预期12月整体楼宇买卖登记量可能在高基数下出现明显回落。

施政报告利好住宅楼市措施

●放宽物业按揭贷款成数上限,住宅物业及非住宅物业按揭成数上限划一为七成,供款与入息比率划一为五成。

●优化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」,容许投资5,000万元或以上住宅物业,获计算入投资总额,上限为1,00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