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揭利息H+1.3%,現金回贈高達 1.2%,保證全城最高!
宅谷獨家優惠
計劃一
低至H+1.3%
按揭現金回贈 0.45%+1300
適用於新居屋
計劃二
低至H+1.3%
按揭現金回贈高達 1.2%
適用於一手及二手私樓
計劃三
低至H+1.3%
按揭現金回贈高達 1.2%
適用於轉按套現
銀行特別按揭計劃
劏房、無稅單的自僱人士、
債務整合、資產審批(適合收入不足人士)、唐樓、村屋等等

WhatsApp 查詢回贈

劉小姐
6332 2553
最新優惠
新居屋按揭,準業主預先Whatsapp登記可享有額外宅谷回贈。
即時查詢 6332 2553 (劉小姐)
或直接Click以下Whatsapp登記:
新居屋
6332 2553
新居屋及綠置居按揭,利息低至H+1.3%,現金回贈0.45%+1300,新居屋按揭,準業主預先Whatsapp登記可享有額外宅谷回贈,直到4家專門承造居屋銀行,不經第三方,歡迎比較實際回贈金額,自2000年開始,經我們轉介處理已超過45000宗。
新聞資訊 > 按揭新聞 返回
瀏覽人次:953
按揭新聞
撤辣不湯不水 施政江郎才盡
2023年10月26日 (東方)
現屆政府第二份《施政報告》昨日發表,一如既往,特首洋洋灑灑讀了數句鐘,然而突破性措施欠奉。外界早就估計,港府必須出招打救樓市,無奈力度過輕,辣招只減不撤,對激活樓市作用成疑。備受公眾談論的豪派兩萬元鼓勵生育計劃,做總比不做好,惟年輕人不生仔原因眾多,並非單純派錢能夠解決。至於其他措施看似林林總總,但不是拿北部都會區「炒冷飯」,就是連取締劣質劏房都要研究一番,好聽一點說是務實,直接講是江郎才盡,虛應故事!

畏首畏尾 難救樓市

事前政府已不斷放風,調整辣招和刺激生育是今份《施政報告》重點。果不其然,實施了超過10年的樓市辣招即日起減辣。買樓後3年內賣樓要繳付的額外印花稅,縮短至兩年;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稅率減半至百分之7.5;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由「先徵後還」,改為「先免後徵」。無可否認,這些舉措某程度回應了社會訴求,但依然不脫畏首畏尾作風。君不見,由地產業界到行會成員均不斷要求全面撤辣,就算不即時全撤,最起碼也要取消港人3年轉售限制,不應「懲罰」有意買樓收租的市民。無奈現在只是將3年縮減為兩年,其他稅率亦僅是減半,不湯不水。

港官不敢大刀闊斧撤辣,背後原因顯然同中央提倡「房住不炒」有關。問題是,將樓價降至大眾可負擔水平、讓炒風完全絕迹只能是個理想,若在現實中上演,意味香港不僅樓市崩潰,整體經濟同樣崩潰。目前樓市已比去年中的高位回落接近兩成,交易卻異常淡靜,最大原因當然是加息,但心理因素同樣不容小覷。從來樓市愈插水,愈無人敢買樓,外界要求撤辣救市,是希望激活樓市,增加入市誘因,如今撤辣「半天吊」,難怪地產代理並不看好,認為作用不大。

另一房屋施政重點,是當局煞有介事成立「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」,由財政司副司長擔任組長、房屋局局長擔任副組長,並於10個月內研究為劏房環境設定最低標準,取締不符合標準的劣質劏房,回應京官「告別劏房」的期盼。但劏房問題並非始自今日,社會各界對劣質劏房的研究還少嗎?管制劏房租金條例亦早已實施並被轟為無牙老虎,若官老爺有心取締,根本不用研究10個月之久。

顯而易見,取締容易安置難。特首聲稱,已有足夠土地在未來10年興建4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,形容供應高於需求。所謂十年太久,只爭朝夕。10年後特首早就落台,供應是否達標關人個關,更遑論遠水難救近火,無法即時協助劣質劏房戶上樓。港府施政從來都是言語的巨人,行動的侏儒,由此又可見一斑。

畫餅充飢 了無新意

事實上,整份《施政報告》並無甚麼宏圖大計,全部瑣瑣碎碎,方方面面似有所觸及,方方面面都有欠深入。說得最多的字眼,可能是「大灣區」,不少政策都是為了讓香港融入內地。誠然,香港優勢所餘無幾,融入大灣區大方向正確,然而,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、興建新鐵路新基建、創造若干就業機會之類的措施並非新事,市民早已耳熟能詳,可惜直到今日依然十畫未有一撇,意味這些「大計」都是畫餅充飢,望梅止渴。特首提完又提,了無新意。至於搶人才大計,連越南、老撾、尼泊爾都不放過,難怪令人慨嘆,香港國際化正在褪色。更不必說,股票印花稅加完又減,證明之前的政策失敗。

事前已激起熱議的鼓勵生育計劃,實際內容雖比外界預期豐富,例如即日起每名在港出生合資格新生嬰兒,有二萬元現金獎勵;輪候公屋會快一年,居屋亦預留一成單位予這些家庭,並有一定的稅務優惠。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,難得港府大施銀彈,這些嘗試值得肯定。但正如許多年輕家庭表示,現時的社會氛圍根本無法刺激他們的生育意願,特別是子女教育問題最令他們卻步,何況香港競爭激烈、百物騰貴,生養孩子所費不菲,並非一次過派錢可以解決。可以預期,年輕中產家庭響應者稀,最大可能是吸引領取綜援的基層生仔而已。

更不得不提,所有施政都在在需財,錢從何來令人擔心。現時庫房乾塘,賣地收入至今僅達預期的11%,慘不忍睹;而本財政年度首5個月的赤字超過1,300億元,較首4個月的971億元赤字擴大。直至8月底,財政儲備不足7,000億元。究竟如何支撐種種開支,特首並無提及,但財爺早就鬆口表示即將加稅。挖東牆補西牆,結果又是納稅人埋單!